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欢迎来到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 BOB半岛新闻中心

自BOB半岛平台然流畅!第十届“新闻晨报杯”七年级佳作选登及名师点评

时间:2024-10-05 23:43 来源:网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培育当代青少年家国情怀,鼓励当代学生积极进取,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新闻晨报和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今日,组委会将选登第十届“新闻晨报杯”七年级组限时写作部分获奖作品及名师点评。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春节档《飞驰人生2》和《热辣滚烫》以优质创作获得观众高满意度评价,在思想情感的深广度、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方面领先排行榜。

  《飞驰人生2》的导演特别想突出的是团队的力量和朋友给予自己的帮助与鼓励,主人公张弛“不光有车队,领航员也坐在了旁边。这种团队感是我们当时在研发剧本的时候就牢牢建立起来的信念。”《热辣滚烫》中乐莹成功减肥100斤完成了逆袭之路,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之外,她还善于借力,依靠专职营养师和幕后团队的科学指导与赋能。这让我们对团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躺在山脚下,我望向星空。日薄西山,翠绿掠过河畔的四月天。有这样一种声音,响彻心底。

  碧蓝的湖水,辽阔的天空,广袤无垠的草原被高耸的群山依偎在怀里,从此成了我睁眼闭眼都要见到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一汪梦幻的水泊,琼浆玉液般的泉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们是听着这里的泉水声长大的。这里的泉水总是兀自平静地躺在山下,但因为有了我们这群孩子,她变得有了几分生机与响动。

  那时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以至于到了今天也忘不掉。我们在河岸奔跑,骑上白马,从左岸跑到右岸,从右岸跑回家中,在河岸上赛跑,在草丛里捉被雨水打湿翅膀的蜻蜓。有时候玩得太尽兴,又会从马上摔下来,沾一身的泥和草。父亲看见,就会用他粗壮的声音吼我们,他不让我们跑来跑去,怕是跑得太远,有洞里的野兽来吃了我们。可大姐是不听话的,她带着我们往深的山里跑,跑得越远越开心。

  到了四五月份,我们跟着父亲去山林深处打猎。其实,我是不愿意看大人打猎的,因为我不愿意看到动物受伤。父亲打累了,我们便跟着族里的妇女回来晒肉条,做靴子,还有我认为的“神衣”。母亲做靴子的手艺是最好的,但只有我们乖的时候才会给我们做。母亲做的靴子结实又漂亮,在靴靿上印上各式的花纹,精致的靴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穿着能炫耀给很多小孩子看。那时的家乡,充满我们的欢笑声。

  冬天,湖面冰封,父亲会带着我们去湖边打鱼。湖面是那么广阔,像是山神开辟出来的滑雪场。父亲用冰钎凿开冰面,捅出几口冰眼,拿着一杆鱼叉守候在洞边。冰下那些傻乎乎的鱼以为是春天到了,摇头摆尾地游向冰口。要是能捕到附着细花纹的哲罗鱼,我们总会在岸边开心地跳起来欢呼雀跃。父亲又会吼我们,因为我们的欢呼吓走了冰下的鱼。

  黄昏,我们在湖岸上点起篝火,把捕到的哲罗鱼切成一段一段的鱼肉,撒上盐,去林子里捡些桦树枝串上,放进篝火里烤,或是把白天杀好的羊肉炖上。我们等不及,就去草地上捉虫子玩。等烤鱼和羊肉的香味传进鼻子,我们又会吵着闹着跑回来。吃饱之后,躺进木屋里,透过帆布中间的洞看天上的星星。

  小时候,我以为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这样地生活着,抬头便是高山,脚底下踩的是无边无尽的土地,我以为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那时的我觉得,能穿上母亲亲手做的皮靴,能吃上父亲捕的哲罗鱼,能睡在木屋里看着天上的星星眨眼,能骑上白马在湖边溜达几圈,便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长大后,我走出了那片大山,看到了城市喧嚣的人烟,看到了城市的孩子是怎么生活,可却再也回不到那片心上的家乡了。

  她是我的朋友,我们都称她来自星星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她便是星空下的一朵孤独的云,一个人待在角落,不哭不闹。她有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趴在窗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在和她断断续续的交往中,我拼凑出她的内心世界……

  她觉得,趴在窗前能听到这样一种独特的声音,可身边的人都在嬉戏打闹,唯独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心境。每每看见窗外铺天盖地的“绿色”,她总能想象出自己行于密林之间,依稀可闻流水潺潺,探索几步便发现有溪临于树边,只见其溪水漼漼,却不知奔往何方。“所有人都在我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在我的世界里”,这就是对她心境的真实写照。

  一段时间里,她久久无法自拔,只得休学在家。医生每次看见她,都会递给她一根她最爱的桃子味棒棒糖,温柔轻抚道:“吃棒棒糖吧,孩子,吃了就会好哦!”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这里,脑海总会幻想出微风拂过树枝上的叶片,牵着它的手,拉动着它,想要带它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医生的治疗和安慰果然对她有了帮助,她渐渐有了好转,这促使着她前往学校。

  不知道每当她踏入校门是什么感受,或许是在明媚阳光之下,望见了天上的星星,月亮触摸着星星的手,星星依偎在月亮的怀里,月亮对星星说:“没关系的,一切都会好的,我一定会陪伴你去看日出的!”自闭症孩子的世界,全是想象。

  小学的同学和老师们都知道她有自闭症,尽管温柔地与她交流,可她依旧双眼无神,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窗是她唯一的依靠。每周请假去做心理疏导时,医生都会问她这周有没有愉快的事,她总会舔着棒棒糖,摇摇头,很失落的样子。

  没过多久便是她的生日,因为从来不曾过生日,这次她也像过去一样照常上学。推开班门,没有开灯的教室漆黑一片。突然,耳边传来了阵阵童声:“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蜡烛的火焰在微风中摇曳,桃子蛋糕的香气传入她的鼻息。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伴随着眼泪一滴滴,滴落在地上,打湿了心头。那个礼拜,在医生问起是否有开心的事情时,她第一次坚定地点了点头。

  她后来又告诉我,有这样一种声音,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回旋,它们如同春雨绵绵,伴随着雷声,温柔而低沉。忽的,又感受到鸣蝉阵阵,倘若鸣笛,划破寂静的深空,柔美而寂静。医生的安慰、同学的关心,这些声音是春风、是细雨,牵着落叶的手,让她奔出自闭症的世界。

  她在生命这条长长的道路上不断行走,她是生命中那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徒步者,遇到一个又一个挫折,一种又一种声音。她一定知道,那些声音,都满含爱意……

  大概从几年前开始,老吴常常在半夜跑下楼,用他苍老却又雄浑的声音大喊:“向前向前向前……”寂静的夜晚,他的呼号穿透了各个楼面,哪怕是早已熟睡的孩子,都被他吵得嚎啕大哭。一时间,居民们苦不堪言。

  可为老吴这事最闹心的,还是他的家人。每次老吴大喊后,他们都得挨家挨户去道歉。又是鞠躬又是送礼,赔尽了笑脸。他们也带着老吴四处寻医,最终却传来了噩耗——老吴得了老年痴呆症。

  自此之后,老吴的病愈发严重。不光半夜喊,白天也喊,让整个小区的居民都不得安宁。老吴的女儿没办法,只能辞了工作在家陪他。老吴也是倔,女儿管他,他就愤怒地冲着女儿大喊:“你别管!”女儿问他为什么喊,他低着个头,一句话也不肯说,只是抱着个破录音机不肯放。女儿拿他没办法,可邻居们受不了啊。于是,女儿三天两头被叫到居委会去:“丽丽啊,你真得好好管管你爸。他这么每天喊着,都快把别人逼得搬出去住了!”

  终于有一天,邻居张达再也忍不住了,“砰砰砰”地敲响老吴家的门。开门后,他朝着老吴怒吼道:“你个老东西,天天喊个什么喊,得了老年痴呆不知道消停点!”说罢,用尽全力猛推了老吴一把……于是,派出所里又多了两个人。

  张达脸红脖子粗地向民警解释老吴有多么不堪,让他神经衰弱彻夜难眠。老吴这时倒不闹了,低着头一言不发。回到家,老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久都不肯出来。

  女儿担心他出事,便推门进去看,却发现老吴正用他龟裂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那块二等功勋章,身旁的那台录音机里,恰放着抗美援朝的冲锋号:“向前向前向前……”

  原来,七十多年前,十七岁的老吴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战火纷飞,老吴怀着满腔热血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终胜利归乡。得了老年痴呆后,他忘了很多事情,却唯独没忘那激情的冲锋号。

  女儿看着那块“抗美援朝纪念章”,突然明白了什么。可还没等她开口,老吴便嚅嚅道:“丽丽,爸……给你添麻烦了……”他说的时候,眼角还有些许泪痕。

  那事不知怎么的,便传了出去。老吴在小区的形象一下子便高大了不少。家门口,邻居们送花的送花,买水果的买水果。之前打人的张达,也提上了厚礼,低下头来老吴家道歉赔罪。那句“向前向前向前”也成了小区孩子们的口头禅。傍晚,一群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喊得响。

  老吴却不再喊了,只是静静地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看着那群孩子傻笑。他还是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过现在,许许多多的邻居都会主动凑上来给他指路,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

  一天夜晚,小区里又一次响起了“向前向前向前……”。这样的声音,虽然苍老却依旧雄浑。居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窗前,笑着说:“看,老吴又傻了……”

  那声音,像是心魔一般萦绕着我,纠缠着我,它抓着我的衣领大声吼叫:“你该如何存在?”

  故乡的院子里有一棵腊梅,它从时光中轻轻走开,又在岁月里独自嫣然。那些过往透过枝桠,化成一个问句——我该如何存在?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那个女子说过的话,让我悸动,于是那年,在故乡的土中,我亲手栽下了一棵腊梅BOB半岛平台,我幻想着你生根,你发芽,你长大……这梦撑起了我的童年。树下,是我奔跑的脚印,一串一串,一圈一圈。每当仰头,你总会用枝叶为蓝天点缀,阳光透过,在我脸上、身上,落下斑驳,我抱着你,也许是你在抱着我。多美呀,你一定是故乡最美的树!

  我以为你会陪我一起长大,却不想,这仅仅是我以为——我长高了,你还是原来的个头,我长大了,你还是曾经的模样。远方,那曾满是树苗的山冈,如今早已郁郁葱葱,稚子在四季更迭下成为一个个健硕的青年。可是你呢?我亲爱的腊梅,在这你追我赶、盎然生长的季节,你该如何存在?再等等吧,我想,再等等吧,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时间。

  等待,是这世上最为煎熬的事情,我等到春天,等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等到迎春牡丹竞开颜,再后来,我等到花儿都谢了。你,却还是老样子!

  当耐心被消磨殆尽,我不再奢望你能长大,可我总要长大,总要从曾经那幼稚的梦里走出。于是,离开故乡后,除了寒暑假,我几乎再未回过你的身旁。

  繁华的城市灯红酒绿,我见到了更美的树,也嗅过更香的花。于是,你在我的心中渐渐模糊,以至于有时竟想不起你。

  步入初中,我开始学着攀比,学着爱慕虚荣——这个同学的学习比我好,那个同学会跳舞,这个同学长得真美,那个同学知道的真多……我在追逐中,将这些东西背负。于是,它们全部变成了压力,直至我几乎快要站不起来!

  带着满身灰尘,再一次,我站在你的身旁。你还是老样子,不蔓不枝,“自私”地活着。可此时此刻,我分明感到,你将曾经我问你的问题向我提起——少年,在这个世界,你该如何存在?模糊中,我似在你的身上,触碰到了存在的真谛。

  我向擅长种树的邻居请教,开始对你精心呵护,希望你能快些长大,如此,你才能告诉我真正的答案。可你呢?真不争气!依然是慢条斯理地生长。我天天盼呀,天天盼,你却依然冷酷地拒绝这份恩赐。我的努力徒然无功,就像是大海中落水的人,绝望、无助。可你,依旧面无表情地问我:“你该如何存在?”

  我不信,我不信努力得不到回报,我不信你就不能像别的树一样茂盛。于是,我化身为命不由天定的哪吒,更加勤奋地呵护你,浇更多的水,施更好的肥。

  可是呢?你死了。在那个风雨的夜。大雨倾盆,若天帝泼水,狂风呼啸,似上苍发狂。翌日清晨,当我望向院子,绿叶四散,枝桠尽折……不忍再看,已是泪落双颊。

  “是你杀了它。”回答让我震惊,让我心绪飘扬,我想起自己为了攀比而付出的“爱”,它们只会变成一把温柔的刀。

  急功近利的世界,争相攀比的生活,我得到了什么?这些被披上“梦想”的欲望,打乱了我们的脚步。于是,跌倒,自然而然。“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就是答案!邻居走了过来,俯身看了看,安慰我:“没事,它的根还活着,去拿你的肥料吧。” 我的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接着就归于平淡:“不了,让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吧。”

  那是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冒着严寒,回到了阔别半年的故乡。还未入门,已是暗香浮动,随香步入,只见院落中,你的身影在雪中嫣然,银装素裹,殷红点点。寻一张藤椅,在屋檐下坐着,我望着你,你望着我,彼此不言,便已十分美好。

  你最终还是没有长成十全十美的样子,可我再没有一点失落和急躁——你说繁花似锦是美,我说晶莹小巧是美。谁说的对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许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我们不必去学别人,别人亦不必费心学我。没有欲望的压迫,没有虚幻的追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把自然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生命,活出独特的模样!

  彼时,起风了,你挥了挥枝干,将雪抖掉了一些。家人叹息:“雪在树上多美呀,真可惜!”我没有回答,也没有辩驳,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聆听你的呢喃。我该如何存在?做自己,这就是答案,无论别人多么精彩,那都不是我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声音:它常见,在大街小巷中总是会出现;它朴实,往往只是不加修饰的三言两语;它热闹,是大街小巷中绝妙的背景音乐。它,就是叫卖声。

  “糖糕,新做的糖糕——”这是小时候老家“糖糕奶奶”的叫卖声,每次BOB半岛平台app免费下载听到,整条街的孩子就像听见了集结号一样全员出动。除了她的糖糕又甜又糯外,“糖糕奶奶”还会给我们讲故事。至今我还能想起大家围在她身旁,一边吃糖糕一边听故事的场景。听到入神时,微风拂过我微微仰起的脸,鼻子里是香的,嘴里是甜的,心里是暖的。“糖糕奶奶”是我们的老邻居了,她的儿女都在外地打拼,她卖糖糕不仅是贴补家用,也为和孩子们能时时相聚。那时的我们很贪心,糖糕吃完了还要听故事。“糖糕奶奶”也乐在其中,无论我们多闹腾,她总是那么亲切耐心。

  那一声叫卖,是我幼年记忆里的一抹亮色,让我感受到街坊邻里相互陪伴的欣喜和甜蜜。

  “甜掉牙的烤地瓜!”“现炸大鹌鹑!”“冰糖葫芦!”……这是除夕夜小吃街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我和弟弟走在街上,漫天的红灯笼,大片的红衣裳,到处都是年的气息。我打量了一下,很多小吃比平时的价格贵了不少。路过烤地瓜的摊位时,诱人的香气引得弟弟蹿了过去。看到价格,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太便宜了!觉得便宜没好货的我想离开,却拗不过执着的弟弟,跟老板要了两个地瓜。可是当老板把地瓜递给我时,我一摸兜,完了,没带钱。老板发现了我的慌张,说:“没事没事,过年高兴,送你们了。”我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剥开外皮,热气腾腾的地瓜露出金黄的色泽,咬下一口,浓郁的香甜在口腔中扩散开来,回味无穷。我对老板的态度也完全改变了,我疑惑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卖这么便宜?”老板哈哈大笑,说:“小本买卖讲究的是薄利多销,趁着过年发横财的事情我不做,你们吃着好自然还会来买,踏踏实实才能长久。”

  那一声叫卖,是新年小吃街上的一股清流,让我感受到繁华街道中的质朴和真诚。

  “糖画,糖画——”暑假的景区,叫卖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卖糖画的叔叔自信地说:“我已经画了二十年了,在非遗大赛上还得过奖呢,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都难不倒我。”我要了一只小兔子。只见他在铁板上刷油,用勺舀起熬好的糖液,胸有成竹地忙碌了起来。在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后,一只小巧可爱、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便出现了。

  一声声叫卖,贯穿着我从小到大的记忆,弥漫在大街小巷。无论是卖糖糕的奶奶,卖地瓜的老板,还是卖糖画的叔叔,同样是叫卖,他们都不是单纯为了赚钱,也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给顾客带来真诚,给手艺带来传承。就是这样一种声音,承载起劳动者最朴素的坚持和善意,为飞速前进的生活铺上了一层最温暖的底色。

  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假回老家,奶奶总会抱着一摞比她个头还高的木柴,放到灶下点燃,煮菜,熬汤,下饺子。那时,老家村子还很古旧,没有燃气灶,家家都烧柴火,我就是在噼啪声中长大的,看惯了红红的木柴,也听惯了噼啪作响的烧柴声。

  小时候,烧柴声于我是一种温暖。冬日里,每当我满头是霜满身是雪从外面疯玩回来时,一进家门,耳边便充满着那柴火声,噼噼啪啪,磨掉了我身上的雪,擦掉了我心头的霜,我也就能安心自若地坐在厨房的椅子上,托着腮,看奶奶忙前忙后,身上和心上都暖呼呼的。

  小时候,那柴火声于我也是一种心安。我天性胆小,再加上北方冬天特有的北风呼号,那风声好似一只大老虎,呼啦啦扯着窗纸,好不吓人。我睡不着觉,于是,便常常爬起来,溜进厨房,乖乖坐好。临近过年,奶奶常常要熬夜煮这煮那,柴火声自然也断不了,那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像有魔力一样,一点一点,慢慢温暖着我的身,安实着我的心,渐渐地我有了困意,入睡了。

  然而,这柴火声随着奶奶的离去戛然而止。我随父母回到了城市,老家那没了主人的老屋,连同屋前那棵老柳树,孤独地矗立在寒冷的冬日里……

  几年后,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再次回到老家,在一栋栋新砖瓦楼中,我找到了奶奶的家,原本破旧的土墙已变成了崭新的砖块,若不是门口那棵熟悉的老树,我差点就认不得它了。

  我惴惴不安地推开门,一下子就呆住了,“噼啪,噼啪”,一阵轻而有力的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这是——柴火声?在我又惊又喜的时候,一只手轻轻地扶上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二奶奶。“孩子,你是不是在惊讶?告诉你啊,你奶奶她老人家的灵魂就在这柴火里咧,听着它,就仿佛看到了她。”

  我的内心被无声地震撼了。二奶奶的话,连同那柴火声,一起成为我心底最深处的声音,见证着奶奶温暖我的那段岁月。

  有这样一种声音。初听,那是再普通不过的“沙沙”声,是刻刀与木板的摩擦,谈不上节奏,更毫无韵律。

  我推开博物馆非遗木刻工作室的门,一股木香扑面而来。“您好,我是今天分派到这里的学生志愿者。”“沙沙”声并未停下,窗前埋头的身影也没有转身:“我在忙,你先自己参观一下吧。”

  环顾四周,整个工作室仿佛一间小型的展览室,“以木为纸、以刀代笔”,中国木刻书画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铺陈开来。原来,契刻和中国的文字、绘画是同步发展的,七千年前的契刻就是今天木刻的雏形。此时,“沙沙”声在室内回荡,轻盈中带着静谧,仿佛在诉说五千年文明的古老故事。

  “你来这里看看吧。”窗前,老者招呼我。他依然慢慢推刻,静静地雕琢。时光流转,木屑满地中,风韵独特的作品一点点呈现。老者对我娓娓道来,木刻书画工艺复杂,要经历选材、下料、磨光、镌刻等十余道环节。纸上书画通过笔墨的浓淡来体现层次感,要在木头上还原成立体层次可不容易。即使是同一块木头,它的质地软硬、纹理结构也不均匀,有些在纸上一笔可以完成的部分,在木刻书画中可能需要上千刀。我用手轻轻抚摸,木刻实物给了我更加立体、饱满的视觉感受,我惊喜地发现,树木特有纹理和刻刀纵横驰骋所带来的凹凸感是平面图片所无法替代的。此时细听,“沙沙”声伴随着刻刀的每一次推刻,都是有温度的,让人感受到匠人的智慧与用心。

  “老师,老师!”此时门口涌入一群年轻的身影。“今天的课您要给我们演示一下上次提到的那个飞和挑的绝活呀。”老者笑着招呼大家围坐过来,他俯下身,用粗糙的指腹抚触木纹,手中的刻刀仿佛活了起来,在亦深亦浅、亦快亦慢中飞舞,冲、切、削、劈、排、飞、复、挑、敲,这一曲是细腻中不乏粗狂,是写意中不缺情趣。细细品味,此时的“沙沙”声,是在诉说这个民族千年的传承与坚韧。

  有这样一种声音,“沙沙,沙沙”,它在那些别具匠心的木刻作品中回荡;有这样一种声音,“沙沙,沙沙”,它穿越历史的洪流,传递着五千年的岁月积淀;有这样一种声音,“沙沙,沙沙”,它已经不只是声音,而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这样一种声音,“沙沙,沙沙”,它一定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画面定格。眼前是位辛勤的男子,却又有些怪异——范进。这是中举人的那天,他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张口道:“驾龙驹,乘凤辇,青云直上……”虽然只是个片段,但看着那奇特的装扮、优美的唱词,一颗年幼的心,第一次被河北梆子所充盈。

  机会悄然而至。一年回老家,我与河北梆子在夏令营中再续前缘。第一节课时,老师就讲解了河北梆子的要点。再次相逢,心潮澎湃,内心燃起了星星之火,下定决心要学会唱梆子。

  可叹,昨夜晚风独悲凉。第一节课,先是学习吐字、夯音,我学得易如反掌,内心越发高傲,自以为张口便可调动千军万马。但好景不长,第五节课时,老师让我们唱《范进中举》,听着那熟悉的曲调,我桀然开口唱道:“驾龙驹……”一丝缄默。原本古拙却又恬润的语调,我怎么也模仿不了。每至关键的转音,我的嗓子仿若一头失控的野马,一再走音。我赧然,河北梆子,对我来说终究“犹恐相逢是梦中”。

  那夜,树叶与微风相遇,彼此的私语发出沙沙的轻响。万籁无声,冰轮显明。内心蒙着一袭半透明的幔帐,脸上表情凛冽,正独自练习。此刻,我的老师走来,对我道:“你戏曲的基本功还行,但就是唱时要字正腔圆,要更情真意切,尽量去想象当时的情景。骄兵必败。”

  我恍然。打开视频,细细体味唱词中的情味,再将其放声哼唱,将那些镜花水月的技巧变成真材实料,心中碧水萦绕。随口又起:“驾龙驹,乘风辇……”果不其然,效果愈发明显。我松开了蹙起的眉头,放开了手一直攥着的树枝。

  “竹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那天不知多晚才睡,但第二天我早早起来,伴朝霞,品甘露,练唱词。凝视,那屏幕上古朴的装扮,犁开着戏曲的江面;凝神,思忆,那共鸣音、真嗓、假嗓、硬上功,锚定着不忘的初心。汗水与晨光相伴,洇染出梦想的气息;疲惫与暮色相随,勾勒出梦想的轮廓;初心与拼搏相依,彰显出梦想的力量!我的唱音,再也非彼颓哀的靡靡之音,而是声振寰宇、叱咤风云!

  画面定格。我就是那位辛勤的男子。我的内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坚而不踌,吟唱道:“驾龙驹,乘凤辇,青云而上……”虽只是几句唱词,但一颗年幼的心又一次被河北梆子所充盈。

  “惠儿,别看手机了!”母亲的声音响起,将我从一个个绚烂的博主世界里暂时拉了回来。我不耐烦却又无可奈何地将手机锁屏了。我不想再因此引发一场尖锐的矛盾。

  自从我发现微信可以刷短视频以来,平时一有空闲便拿来手机,除了手指轻轻地一下又一下滑动就再也没了动静。母亲察觉后,三番五次劝说我别看了,软硬兼施,可尝到甜头的我又怎会善罢甘休?为此,我已与母亲吵了好几次。她认为世界上除了互联网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好,我则坚持她不懂得时代的浪漫。

  “这是浪漫么?”她认真地问我,眼神里有些复杂。我愣住了,但随即确定地回答:“那当然是了,你看看视频里的那些女孩,天天做美甲DIY包包购物逛街边喝奶茶边追新剧……哪一个不比我活得精彩?!她们的生活才BOB半岛平台app免费下载是真的浪漫呢。”我的话里带着些怨气,似乎在宣泄着对枯燥日子的不满。

  母亲沉默了。半晌,她只轻轻地说:“春天到了,去外面看看吧。让眼睛放松一会儿。”语气里不知怎的,竟带着一丝恳求的意味。或许我灵魂深处的某个角落捕捉到了这丝意味,满心烦躁的我竟照做了,尽管是很不情愿地出门。看看就看看吧,省得又吵一架。

  屋外春光灿烂,可我只是想着在哪个角度拍照可以拍出网红视频的感觉。我拾起一朵花,镜头不断地切换,逆光、广角、特写,折腾了好久,可是总拍不出心中想的那梦幻浪漫的意境。本就心情欠佳,此刻更不舒服了,气急败坏的我把手机往草坪上一甩,跪坐在李子树下,望着繁花簇簇发呆。

  一阵风吹来,拂在我燥热的脸颊上,带着满天的花瓣儿飘落,映着天边树莓甜酒色的云彩。一些泯灭埋藏已久的思绪似乎被勾了起来。

  那些表面光鲜亮丽的博主们,曾经在我眼里是那么完美,可那是真的浪漫么?日复一日将生命锁在狭小的屏幕里,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么?或者说,这个信息爆炸、“网红”遍地的时代,人们似乎虽得到了不少,但同时又失去了什么?

  有时改变真的很神奇,就在一瞬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惊喜。所谓的不期而遇,可能是看见了一个人一件事,或是像我一样偶遇了某个景象,过去与现在便被漂亮地划分了。当一片李树花纤柔的瓣儿吻上云朵金边的那一刻,我竟鬼使神差般把手机忘了。我的脑海里闪出童年的一幕,5岁的我也是跪坐在一棵树下,看着一样的花瓣飞扬,拥抱澄澈美丽的天空。那时我还不懂得互联网的世界,但那一刻的心情和任何时候看完短视频的心情都不一样。小小的我尚未积累很多词汇,只觉得生活美成了一幅画。现在想来,那时,这时,是浪漫,一样的浪漫,真正的浪漫。

  我微微一笑,伸出手捧住了散落的花儿,让它们在指尖和心灵一起翩翩起舞,跳起生活的诗篇。日子或许不会因为这一刻的顿悟而脱离它原本的枯燥,我还是要努力学习,这个过程也许还是那么苦。但无论如何,我找到了一些精彩可以为它增姿添色,我不会再心怀怨气。

  存有稚气的脸庞望向树枝上的月亮,眼里充满星光。“那是什么?”我问小伙伴。“白色的圆球吗?”“应该是一个白玉做的盘子吧!”“你们想得都不对,那是月亮呀……”那会是什么呢?

  暗沉的天不容我们继续思考下去,滴答的声音唤起土中的“精灵”。对于我们这群孩子,雨夜不是警示,而是美好的游戏时刻。

  红的黄的叶子是雨中秋天的拼图,是一枚枚珍贵的邮票揣在了怀里。不用管土中的泥泞,也不用管衣服被浸湿,轻松活泼的大笑是一切忧愁的解药。当然,那些“精灵”会在雨夜寻觅食物,可是它们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欢笑与雨水的宝物。绞尽脑汁的孩子们想尽办法,把它们护送到“精灵”的城堡。

  于是,那群“精灵”加快了我们的时间,它们用光了“法力”,我们也成了大孩子。

  岁月是如此之快,当初的幼童们终于盼到了这个年纪。可是,长成大孩子的他们,却希望重新回到小时候。

  那些充斥着雨水的夜晚,陪伴他们的不是原来的伙伴了,而是课本、习题和新的事物。他们很久都没见到那些“精灵”了。于是,他们又来到了那片地方。可这一次“精灵”不在了,周围是高楼大厦。风卷起尘土,土地上不再泥泞,是一片片板砖,“精灵”或许就埋在这下面。

  “你们最近怎么样呀?”“我们应该好久都没见了!”“你在哪个学校?”“你玩不玩游戏呀?”“你学习怎么样?”……

  或许是多年未见,大家都变了样子,互相寒暄一番后便又沉默了。“我们一起去找精灵吧!”我是最后一个提问的,大家似乎没有回应。

  我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但是影子却还留在这儿。不,不是他们的影子,那些影子很小,那是我们童年的影子。

  雨水又丝丝地落下来,风孩子刮过的树叶似乎储存着很久以前的记忆,像是胶卷在倒映着。我忽然发现,那些影子在雨水的照耀下闪着光。我的眉头舒展开来,肌肉放松下来,我缓缓地走过去,想抓住这闪亮的东西。

  雨越来越大,我恍惚间看到了一片树林。树叶缠绕在一起,地上盘着些杂草泥土,这是我平时绝对不会去的地方,可是此时似乎被注入了一针,让我不受控制地想去寻找它。

  我的眼里忽然湿润了,那是一间由树叶和树枝搭成的简易屋子。不,那不能说是屋子,只是一片鼓起来的树叶堆而已。童心就藏在里面,我迫切地想要找到它。忽然,记忆如潮水般涌进了我的脑海中,这是记忆中的“精灵”的城堡。

  雨水从树叶缝隙间溢出来,我似乎又回到那片童年的土地中。那时候的我,认为这里是一个秘密基地,是异世界,是一片巨大的领地,有着无限的乐趣。

  “我将珍藏它,藏在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地方。”我记起了这句话,现在的我也是那么想的。

  向着小城的公路,东面有一望万里的海,西面是这里的平原。路边农户院里,烟花升腾。在这一刻,我与小城的温暖不期而遇。

  1949年,外婆出生于这座小城。外婆说,小城市不像大地方,可能立马有什么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小城好像什么都还没有。到妈妈小时候,她坐过几回长途汽车去省外,在路上颠啊颠。

  就着时间,小城的人一年一年往更大的天地探索,步履匆匆。妈妈也就这样,读完大学来到上海工作,在上海成了家,接来了外公外婆,有了我。十数年来,我们这一家子与小城的联系,一是外婆与小城那些亲戚朋友们的通话,二是春节,三是扫墓。

  外婆每周总有那么两三个小时守在手机前,在语音通话里和她的老友谈现在,也聊过去。小时候院落里的伙伴,旧时被忘却的物件,还有他们又是怎样从小城的土地里剥离开……一讲就是滔滔不绝。

  最重要的是回家过年。小时候还不怎么渴望回老家:换一片土地踩,在路上堵个近三百公里。显然,乡愁对那时的我并不存在,又刚好这目的地的小城的人们,力图淡忘究竟是什么呼唤着他们回去。他们从不说出乡愁,似乎他们从不该有乡愁。他们想念的是小时候,比较的是童年的轻松和现时的劳碌,不后悔什么离开,也不在明面上挂念这土地,却实实在在地一定要回去。

  新春,小城里独特的是一种烟火味。双响炮呼啸而起,照亮一片天。炮仗烟花是一种别致的存在:小城的人将始终为这一片土地年年奔波回来,当他们归来,又将从这一片土地,把炮仗的亮光带到头顶的天。地下天上,一种是带他们回来的执念,一种是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的一瞬光明。小时候的我,总会被烟花爆竹的轰鸣炸声吓住。烟火的光在夜空里是何其渺小的一点,一瞬而起,又转瞬即逝。

  又看,新春时小城的灯光随着我的长大,亮起得愈来愈烈:商场同时在各种街道上立起来,从大街到小巷。我的童年与这片土地相隔甚远,但好像我也一年年受着这份乡情的感染,一点点靠近这片土地的内核。

  年里,当从老家房子门口走出来,先是满地的红纸碎,是烟火的残迹。忽然抬头,出巷子,你朝着的方向就是河,哺育出这一方土地的河,某一条大江的支流。其实中间还有一条大路,你沿着它向东,连路口都不用过,有一座大商场。大屏幕如此明亮,有什么喜庆欢腾地跳跃着,为我们贺新年。你要看这新建筑凌厉的线条,映上烟火星星点点每一个瞬间的亮,有那一大块红作主色,背景是永远的有海风的夜。

  瞧吧,小城人的独特之处就在对平凡故乡绵延不绝的那一点爱,这一片土地自有它的吸引力。他们的“家”不会在安身立命之所,它必然已经在出生时决定,从不会在漫漫年岁后被忘却。这是一种由这一片独特土地培养出来的乡情!

  陪伴着小城,走啊走。流转着的是时间,向前迎来一年一年的烟花,还有一点一点愈加明亮的灯光。

  回头望去,如今常住人口仅60万的小城,我想细数它正在拥有着什么。在一个一个字眼间,我翻找出了一片明朗、一片炽热。为什么不叫它乡愁?其实我们从未与小城别离。小城的人,小城的我们,在心中永远对这一片土地怀着热爱。“故乡”永远拥抱着我们,我们从不是“游子”。我们依然走在路上,走在一条泛着灯光的母亲河边,汇入小城拥有的千千万万个光点。

  问候、青烟、烟火、灯光……我和它们,不期而遇。小城滋养起的爱,在每一次归途中——它又一次遇见你,温暖就如此悄然漫开。

  这两个作文题,形式字面虽然不同,但题意的思路是相同的。声音,各种各样。能发声者,千千万万。发声的时间、地点、场合、环境也都是具体的。这些因素,决定了可写题材的多样性,关键是写出“这样一种”声音的独特的表现和意义。同样,“不期而遇”供作者填空,人、事、物更是多种多样,遇到什么样的人、怎样的事、何种物,都是具体的,关键是那个“巧”,没有准备,毫无征兆,突然就遇上了,于是,意外的新故事新感受发生了。

  几篇《有这样一种声音》都写得自然流畅,合情合理,不做作,无粉饰。因为写的都是身边的事自己的事,再熟悉不过,在真情实感中容易提炼出彩的内容。李蔚然听到的柴火声引出跟奶奶生活的童年,寄情无限思念;朱泽卉听过的几种叫卖声,充满市井气,都有非遗因子;黄煜捷去当志愿者,听到特别的沙沙声,记叙了雕工的创作,升腾出文化自信;梓琳听到的是自己的心声,或者说是童年生活过的故乡的呼唤声,抒写了湖光山色草原的故乡风情,頗具特色;林宇灏和陈玥萌取材更特别,林宇灏写的是从有声到无声,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曾经的志愿军战士,深夜高唱战歌“向前,向前……”后在小区干群帮助下,不再唱歌扰民了。陈玥萌写的则是从无声到有声,一个患自闭症的女孩,终于在她生日那天,大家为她唱生日快乐歌时笑了,从此她乐意把心声告诉别人。王盈予更是别出心裁,写一株腊梅种植开花的过程,跟自己的成长对应起来,突出了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我的教育。文章中我看开花的腊梅,“相看两不厌”,幽默有趣,意味深长。如果可以修改的话,则建议李蔚然将与奶奶相处的温暖和安心写得丰富些;相反,建议梓琳将前后两大段精简些。

  《不期而遇的____》这个题目不少同学写了美好的生活场景,其他几篇文笔也不错,但与题中的“浪漫”、“倩影”、“温暖”、“雨露”审视起来,有些不够贴切的问题。这些填空格自填的词,是不是可以改变,并且在内容上依据改变的词再作调整?

Copyright © 2002-2023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蜀ICP备15024669号-2
网站地图